前言:一直以來在fb都會遇到年輕的婚禮攝影朋友請我分享一些經驗或者詢問一些問題
之所以說年輕,是因為大概都比我小5~12歲之間
讓我雖不甘時光飛逝但也只好享受這種倚老賣老的滋味
不過在開始前得先聲明這不是婚禮攝影教學,只是把幾次訊息上的回應整合在一起做個筆記
因為我覺得凡教學要有三個主軸去貫穿
1:觀念
2:技術
3:經驗
觀念最重要,可矛盾的是我認為觀念可以聽可以討論,但沒有可能教學,除非是像李屏賓這種人物影響了我很多,那麼會讓我想學習他的態度和觀念。
可能我覺得婚禮攝影觀念是很個人的一件事,來自於過去的工作領域與人生經驗裡各種面相的累積,所以演變成現在是這麼個想法和拍法的一個人,又或者是因為過去拍到某張照片而支持自已的觀念,但那都是我自已的部份,真的要用在跟我不同生活的人身上又是另一回事。
再來說到技術,拍攝時的控光和拍攝後的後製技巧都有很多種,但這兩樣做得比我好的人很多,我認為技術上的東西要就是直接學top的做法,這個別人講比較適合。
所以我講的只有最後一項經驗,這比較容易,即使拍過一場婚禮攝影也能講經驗
還好我拍過不只一場,可以講的就比較多一點,各位朋友也只好多忍耐一點。
最後就是教學要有與文字相輔的照片,而這篇依然是除了刊頭以外不附其它照片
閱讀有困難者可提供摩斯電碼服務,請摩斯漢堡的櫃檯小姐敲給你聽。
以下開始:
首先回應問到我按下快門的元素這件事,婚禮元素大概分為視覺元素和感覺元素,視覺的元素很多,比如西方的白紗、婚戒、高跟鞋....東方的米篩,橘子,葵扇....這些元素都可以用你的巧思組合在一起,但以不突兀為原則,例如白紗配高跟鞋沒有問題,但拿高跟鞋和橘子放一起的構圖就有點奇怪。
視覺元素的要點在構圖,構圖則建立在美感上,美感的東西有一個標準,也不是說用fu一個字就能打死全部,但有標準和去量化它又是兩回事,一時也很難說明白,我的看法是構圖的基本是要“穩“但不要“平“,當然一天不到八個小時裡拍幾百上手張,不可能每個畫面去想構圖,而且視覺元素以外的照片,基本上構圖是放在後面的,只是你心裡對美感還是要把持一個標準,包括在後製的部份,才不會出現“網友直呼太誇張“的東西出來。
再說到感覺的元素當然就是無形的,大多是和人物有關的一些情感的流動,就人物來說能不能按下快門最重要的一件事還是表情吧,而表情和現場的氣氛有關,你不可能在現場無聲甚至嚴肅的環境裡,拍到一個開懷的笑--->除非有人臉抽筋了,而現場的氣氛有時是你可以改變它的。
在一進門自我介紹完以後,有些新娘或爸媽可能還是面無表情,這時候拍到的照片不會太好,可以先把相機放下,試著主動跟他們攀談,那後面可能他們的表情就會都不一樣,甚至會主動找你說話讓你有拍到好畫面的機會。如果都不開口,可能整場婚禮都會得到很安靜的照片。
因為在聊天中他們對你就少了距離多了信任,當他們信任你看到鏡頭不會那麼僵,你拍到人的互動就自然了;而你自已也因為跟他們講過話,容易被他們的情感所打動,這樣無論是歡樂或傷感的時刻,畫面都會抓的比較精準一些,這就好像《蝴蝶效應》的混沌理論,你在開頭做了一個改變(跟他們聊天),最後得到的結果就會不同。
再來你說自已比較含蓄,提到“要怎麼讓自己容入在那樣子的氣氛下與環境下呢?通常會以什麼樣的形式來開場比較不會尷尬“,我想要先從觀察兩個字說起:
觀察空間
觀察光線
觀察主題
觀察人物
前兩項空間和光線是硬體上的考量,大概知道拍起來跟後製起來是怎麼樣,總不能等會兒要拍人的時候每張都是大逆光,而後兩項就是與人互動的重點,你說到自已的話比較少,不知道怎麼下一個point讓新人親友覺得很開心或快樂,其實我也不是真的很會帶動氣氛的人,但觀察主題就是看這環境裡大家正在做什麼,然後你能跟他們聊些什麼,而在聊的當中你就可以同時觀察人物,知道後面的應對怎麼樣比較恰當。
比如一早新娘化妝的時候,看到客廳裡有鋼琴,就可以問新娘爸媽她小時候是不是學過鋼琴?那新娘的爸媽可能就會把她小時候上才藝班送她上學的事跟你聊,又或者家中會有在旅遊的合照,可以問在哪兒拍的?那麼新娘的爸媽可能又會跟妳說當時是怎麼樣的情形,聊著聊著自然就不陌生了,然後回新娘房裡,就可以再跟新娘聊剛剛她爸媽說的事,那她又會有一些反應,在這些對話的當中就容易出現很多自然的好的畫面。
也就是帶動氣氛這部份對我來說是一種“順勢“,不是刻意去營造什麼歡樂,或者一定硬要講什麼稱讚的好話,例如全家福合照時媽媽拿著包包,而全家福的照片比較正式一點,我可能不希望手上拿著其它的東西,在我請她先放旁邊時會順便笑著說:「媽媽,妳這包包顧緊緊的,裡面應該裝了兩百萬厚??」,大部份的時候他們會大笑,或者其他人會虧一下媽媽,這種時候就很容易拍到一些很自然的照片,而他們覺得你風趣的同時就會覺得你專業,在後面拍照的時候相對的也順利。
還有一個情況是謝客的時候,新娘想跟長輩合照,常會有阿嬤或長輩笑說自已不好看不要拍照,你可以過去拉著她們的手說:「給人姑請一下啦(台語:拜託的意思),你沒有來合照這樣我不能下班。」我印象裡還沒有遇過擺譜給我看的長輩,幾乎都會邊笑邊講的過來拍照,而新娘會想跟她們拍照,表示她是希望有這些長輩的合照,因為這些長輩在整個婚禮中可能都沒有跟新娘合照的機會,在謝客時很自然又會被後面的人潮擠走,你順勢去說兩句話讓他們拍照,對新娘來說就是多了一個她要的回憶。
婚禮中看到賓客互相拍合照的時候,在拍攝者的斜後方保持一點距離,臉上保持微笑的等他拍完(記住,是面帶微笑,不是一直笑,笑到讓對方心裡發寒的那種),當他拍完,馬上過去說你幫大家全部一起再拍一張,有時候看賓客互動的情況如果是比較活潑的,我會再加上一句:「剛剛專業的拍完,現在換我比較不專業的來拍。」,當然他們看到你的大鏡頭會說你這比較專業,就可以再告訴他們:「沒有啦,專業都是拿小台的,我就是不夠厲害只好拿大台一點。」。
以上與人互動的重點只有一個:不要害羞比對方先開口,互動這種事就是做了才會知道結果,總有一個人要起個頭,自已先預設立場反而就容易退縮了,上面只列出幾點,在現場就自已舉一反三甚至舉三反十八,比如你說沒有鋼琴怎麼辦?那瓦斯爐總有吧?煮湯圓用哪個牌子的瓦斯爐也是可以聊的,不過話雖如此,當然一定也會遇到從開始到結束,真的就只把你當一個外人或工作人員不苟言笑的親家,那也不用太挫折,想想連狗那麼可愛都不跟他開玩笑了,我們自已惦惦份量沒有比狗可愛,那麼就看事辦事不要勉強。
至於在拜別儀式的時候就要是安靜的了,基本上除非新人希望我引導拜別的流程,否則我只有一種情況會在拜別的時候開口,就是當媒人趕時辰一跪拜完就急著想把新娘拖上車,這時候我就會直接開口問新娘是不是想跟爸媽說說話,這算是刻意的引導,但我覺得是必要的。
另外問到關於我器材的使用,過去都是單機Nikon D700(3月底之後是單機Nikon D4),我一定會帶備機,但備機只放背包不拿出來用,當然揹雙機的好處會更多,但相對只揹一台也有它方便的地方,也不用太擔心因此鏡頭沒時間換,對婚禮事件的觀察熟練總找得出時間點換鏡頭,我工作時是穿攝影背心,身上同時會帶24-70mm F2.8 / 50mm 1.4 / 85mm 1.8這三顆做為主力,另外還有12-24mm的超廣角拍一些以誇張構圖為主的畫面,至於70-200mm我很偶爾才會攜帶。
你說到你主要是使用5D2+16-35L和35 1.4L,這兩顆都是非常好的鏡頭,但若九成以上只用這兩顆,相對的也代表你整場紀錄的視角都是比較廣,即使35mm有1.4的大光圈會讓你忽略這個部份,但它仍然是一個比較廣的視角,視角廣的時候對事件紀錄在故事性會比較強,但紀錄中仍然不時要有視角窄一些的畫面,窄一些的視角在畫面的凝聚力會比較強,通常要有70mm或更長的焦段。
前面談到鏡頭的選用是表面的,重點是透過不同鏡頭會產生不同的構圖與角度,但鏡頭沒辦法兩全其美,大光圈定焦鏡帶來的柔和感與色調上的層次變化是變焦鏡所不及的,這當中的取捨是由你決定要給人看到什麼樣的畫面,沒有絕對的準則,你覺得我的畫面很多元,主要是我個人在拍攝行進中的活動或儀式喜歡用24-70居多,變焦鏡在很短的時間內可以得到數個不同的視角,再搭配人的左右和高低位移,整場婚禮中畫面會比較有豐富性。
說到心態上的建議,這個我也不知怎麼說,可能就是在現場要忘掉你拿著相機在攝影這件事吧?當然這是給已經獨立作業,有一定婚禮拍攝經驗的建議,如果剛開始拍當然是不行。
我覺得婚禮的現場有些好的東西一直抓著相機從觀景窗是看不到的,因為這時候的自已太專注在攝影這件事以致於婚禮本身這件事變遠了,而那些好的東西是你要先感覺到了以後才看得到,然後才能拍下來的,當然那些讓你感動的有氛圍的作品,也不是只憑有fu一拍到就成了,它可能拍攝前的技巧和拍攝後的後製是同等重要,因為在按下快門時當下的一個moment沒辦法改變,但照片的feel是可以透過後製的處理的變化讓人有不同的解讀,尤其我是一個比較重視後製的人,新娘當初看過我的作品來找我,不是因為她們想要白平衡、亮度、對比...基本的調整,她們要的是更多。
有時我必須捫心自問,最終給新娘的照片是“作品“還是“檔案“,是“回憶“還是“回收“
我想到我很敬佩與喜歡的電影攝影師李屏賓說過的一段話:
原文出處:《[談攝] 李屏賓的攝影美學》http://twghome.pixnet.net/blog/post/28942785
「千萬要記得一個想法,攝影師不能隨便應付導演,因為那是別人好幾年的心血,不可以隨便把人給O了,O了是大陸用語,ok的意思,
不能隨便就把人ok掉了,人家花了錢請你來,你要讓人家覺得你『值』。」
要讓人家得你『值』,我覺得李屏賓用“值“這個字很有意思
除了是值得,同時也是價值
婚禮紀錄當中婚攝決定的是照片的價格,但照片的價值是新人所決定
價格和價值有點文字遊戲,但你懂我的意思
雖然我們也會覺得自已決定了創作上作品的價值
但回到照片本身的意義,整個婚禮終究是他們的準備與回憶
最後關於婚禮攝影的總成,我的結論是十個字
「麗雙家儀合,友戲景擺物」
一曰佳人美麗、二曰甜蜜成雙、三曰家庭情感、四曰婚禮儀式、五曰團體合照、六曰親友互動、七曰遊戲活動、八曰場景構圖、九曰定點擺拍、十曰婚佈小物。
姑且稱之為婚禮攝影的十段錦,一場婚禮中這些畫面每個人都拍得到
就像《碧血劍》裡少年的袁承志跟神劍仙猿-穆人清第一次學武
穆人清示範了一套長拳十段錦,這是每個練武之人都知道的基本功夫
但穆人清使出來的長拳十段錦在攻防中袁承志連他的衣角都沾不到
腦袋想的東西把它轉成文字來解釋反而複雜了
我想平常心裡記得這十個字,但在拍的時候忘掉這十個字
無形中自然就會讓自已去拍到好的畫面
以上,希望對詢問過的朋友有一些幫助。
本文作者為泡麵評論家 / WPINA會員(World Profession Instant Noodles Association)
留言列表